中国如何开发现有旅游资源,论述中国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特征及相应的开发策略1500字左右
来源:整理 编辑:国内旅游 2024-12-07 01:42:59
本文目录一览
1,论述中国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特征及相应的开发策略1500字左右

2,中国旅游资源该如何发展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模式大致可分为四种:为保护而保护、为开发而开发、为保护而开发、为开发而保护。
1、为保护而保护模式是消极的,已被实践所否认的,这是文物部门的职责,不是地方政府的目的,特别不是旅游业的目的。
2、为开发而开发模式是盲目的,是一种传统落后的小农意识,根本不考虑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前面这两种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模式基本是被否定的。
3、为保护而开发模式一般指这个景观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必须是通过保护来开发的。如果被破坏了,是无法恢复的。这样的旅游资源,必须是政府垄断,在高起点的规划指导下,分片分期进行开发。
4、为开发而保护模式是政府对旅游项目的所有权垄断,经营权放开。谁最具有开发能力,谁设计的开发方案最好,来确定开发单位。对低层次的开发、破坏性的开发,必须停止,要进行结构性调整。
3,中国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中国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一、中国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旅游资源是可以诱发人们产生正当旅游动机或行为的一切自然和社会因素的总和。旅游资源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它的吸引力强弱程度决定着旅游规模的大小或客源数量的多少。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把“资源”建设成供人游览、参观、疗养、娱乐的风景区或旅游地。开发利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已开发利用的风景区上扩建一些新的旅游项目,增加新的旅游内容,二是开发利用新的风景区。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但要考虑经济效益,而且要注意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旅游活动具有文化属性,它给人以高级精神享受,给人以美感、教育、启迪等。为了避免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盲目性,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一)保护、突出民族和地方特色
一般来说,任何地区、民族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均具有自己的特色,有特色才能有吸引力、竞争力,因为多数旅游者抱着“猎奇”的心理。如我国天下名山,古人评说其特色为:“青徐得其平,秦蜀得其奇,吴越得其秀”。就山而言,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水文和植被条件的差异,山形山势山景均有特色。又如我国近几年建成了一些现代化的大型高档宾馆,对国外旅游者来说反而不如蒙古包、窑洞、傣楼、四合院等地方民族式建筑吸引人。
(二)市场原则
旅游市场的变化、动向直接影响着客源的变化,而客源的多少又决定了某个旅游点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某处旅游资源盲目开发后,客源不足,没有去看,则失去了开发的意义。旅游市场受许多因素制约,如经济状况,旅游者动机变化、风景的吸引力、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接待设施、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宣传工作,以及当前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等。在旅游资源开发前必须对市场客源情况作出符合实际的评估,并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
(三)权衡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
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一定要对资源价值(包括观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等)及其可能产生的效益进行评估,然后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条件优越者先上,条件差者后上或不上。要按照国家经济基本建设的总方针,充分发挥现有旅游资源的利用率和对其他行业的促进作用。旅游资源的开发要为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做贡献。
(四)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为了美化环境、美化生活,但决不能破坏生态平衡,污染自然环境。因此也要依法保护生态环境,依法开发旅游资源,使两者相得益彰。
4,中国旅游地理分布特征和相应的开发策略
1、旅游资源的分类A、自然旅游资源B、人文旅游资源2、自然旅游资源的组成要素A、山地B、水体C、动物D、植物E、气候环境3、自然旅游资源的景观特点A、在分布上具有地带性和地域性B、景观组合上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4、人文旅游资源(文化景观)的类别A、历史文物古迹B、古代瑟现代建筑C、民族民谷资源D、宗教建筑及遗存E、文化艺术5、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功用A、特点:(1)历史性和时代特点(2)发族风格(3)地方特色B、功用:(1)丰富文化生活,提高文化素羊,有助于两个文明建设;(2)可让世界更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3)为科学研究提供实物资料;6、现代登山旅游的类别A、运动探险登山旅游B、观赏娱乐登山旅游7、体育探险登山旅游地型A、条件:山地海拔高,一般在6000米以上;山峰险峻峭拔;终年冰雪覆盖,冰川发育,气候多变等。B、主要分布:分布在兰州-昆明一线以西。主要山峰有: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希夏邦马峰、贡嘎山、慕士塔格峰、四姑娘山等。8、风景名山的定义具有自然美的典型山岳景观和渗透着人文景观美的山地空间综合体。9、风景名山的分类(以自然景观为基础,成因为主要依据)A、花岗岩名山B、岩溶山水C、丹霞风光D、其他自然因素为主要成因的名山E、历史文化名山10.花岗岩名山(名丘)A、泰山:位于山东泰安,其景观特点有:巍峨挺拔,以雄著称;主要景点有:中天门、王母池、斗母宫、南天门、岱庙、碧霞祠等;B、华山:位于陕西华阴;其景德镇观特点有:山崖陡峭,以险闻名;主要景点有:千尺嶂、百尺峡、苍龙岭、玉泉院、西岳庙等;C、衡山:位于湖南衡山;其景观特点有:挺拔秀丽,有五岳独秀之誉;主要景点有:祝融峰、藏经楼、方广寺、水帘洞、南岳书院、邺侯书院;D、黄山:位于安徽黄山市;其景观特点有:造型奇特的石峰,苍劲挺拔的青松,变幻无穷的云海,清流澈甘冽的温泉;此谓四绝,即:石松云泉;其主要景点有:莲花峰、天都峰、云海、奇松;E、千山:位于辽宁鞍山市;其景观特点有:峰奇石峭,寺古林茂;主要景点有:仙人台等;F、三清山:位于江西玉山、德兴县;其景观特点有:峰、石、松、云风景绮丽;主要景点有:玉京峰、三清宫等;
11、花岗岩名丘的景观特点及主要景区景观特点:高度小,起伏和缓,岩石表面受于球状风化作用,浑圆多姿,或具有一定造型。主要景区:厦门鼓浪屿--万石山、淅江普陀山、海南岛天涯海角等。12、岩溶地貌生成的条件(1)要在碳酸岩类岩石分布地区,包括石灰岩、白云岩等;(2)要有水。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蚀碳酸岩类岩石,形成岩溶景观。13、岩溶景观的基本特征。(1)山地高度不大,石峰林立或孤峰突起,而且造型丰富。(2)地下溶洞遍布,洞内有地下湖、地下暗河以及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等景物。14.岩溶地貌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广西和云贵高原等地;15、岩溶地貌主要景区A、漓江山水:位于广西沿漓江桂林至阳朔一线;其主要景观:漓江两岸峰林孤峰,地下溶洞;B、路南石林:位于云南省路南彝族自治县;其主要景观为:岩溶峰林;C、织金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主要景观为:大型溶洞D、肇庆星湖:位于广东肇庆;主要景观为:岩溶峰林;E、兴文石海洞乡:位于四川兴文;主要景观为:石林溶洞;F、张公洞、善卷洞、灵谷洞:位于江苏宜兴;主要景观为:溶洞及洞内景物;G、瑶琳仙境:位于浙江桐庐;主要景观为:溶洞及洞内景物;H、双龙洞:位于浙江金华;主要景观有:溶洞及洞内景物;J、安顺龙宫:位于贵州安顺;主要景观有:溶洞及洞内景物;16、丹霞风光(1)岩石:主要发育在红色砂砾岩地区;(2)景观特点:丹山碧水,精巧玲珑;(3)主要景区:丹霞山(广东仁化)武夷山(闽北国齐云山(安徽休宁)龙虎山(江西贵溪)17、其他自然因素形成的名山A、雁荡山:位于浙江乐清;组成岩石及地貌特点为:属火山流纹岩山体,在外力作用下,形成丰富多彩的造型地貌和变幻徒刑地貌景观;其主要景观及特点有:灵峰、双鸾峰、展旗峰等造型逼真,被称为我国造型地貌博物馆。还有流泉飞瀑,古洞奇穴;B、庐山:们于江西九江;其主要景观及特点有:断崖峡谷,流泉飞瀑,杉林松海,雨雾烟云;C、武陵源风景区:位于湖南大庸;组成岩石地貌特点有:山财80%以上为砂岩,形成独特的砂岩峰林峡谷地貌;其主要景观及特点有:奇峰林立,造型生动,沟谷纵横,植被茂密;D、九寨沟风景区:位于四川南坪;其主要景观及特点有:整个景区保留着天然未凿的原始美,被称为“人间仙境”或“童话世界”。有雪山和108个湖泊,湖水湛蓝,水草丛生。山坡上原始森林密布,林中生活着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E、黄龙风景区:位于四川松潘;组成岩石及地貌特点:黄色石灰华山谷;主要景观及特点有:水源丰富,植被茂密,湖泊瀑布数以千计;F、阿里山:位于台湾嘉义;主要景观及特点有:其云海、日也和森林合称三大名景。植被繁茂,有天然植物园之称,其中有三千年树龄的红桧,被誉为神木。山之北为台湾名湖日月潭;G、五大连池火山地貌景区:位于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其组成岩石及地貌特点有:历史上曾有多次火山喷发,形成14座火山锥体和广阔的熔岩台地。熔岩流壅塞白河,形成五个串珠状湖泊,谓之五大连池。其主要景观及特点有:火山地貌景观丰富,有“火山地貌博物馆”之称;
文章TAG:
中国如何开发现有旅游资源 论述中国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特征及相应的开发策略1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