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到中国旅游人数多少,韩国人旅游去中国的多还是去日本的多
来源:整理 编辑:国内旅游 2025-01-21 17:58:45
本文目录一览
1,韩国人旅游去中国的多还是去日本的多
之前几年去日本的人非常多,远远多于来中国的,毕竟日本经济发展比中国好,很多旅游景点无论是开发,宣传,还是规划都比较成熟,况且韩国人不差钱,谁不想到发达地区去炫耀一番呢? 不过有趣的是近几年来中国的游客数目激增,这跟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是分不开的,韩国人也想尝尝鲜不是吗?我国的旅游业虽然整体比较落后,但至少一直在进步,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回答完毕,望楼主采纳。

2,韩国人来中国最爱去哪个景区有什么吸引韩国人的政策
我们出国旅行的时候经常发现,除了满世界都是国人的身影,韩国人也是到哪都能遇见。其实中国也是韩国人出国游的热门目的地,那么你知道,在那么中国景区里,韩国人最热衷去哪吗?不是北上广,也不是靠近韩国的威海、烟台,而是一个你怎么想都想不到的内陆景区。这个景区,就是位于我国湖南省的张家界。很多去过张家界旅游的朋友,相信大家在景区玩的时候,会见到很多韩国游客,随处能听到韩语对话,不经意就看到韩文指示牌或景点介绍。很多不了解的人都很疑惑,想知道为什么韩国人这么爱去张家界?在韩国也有一句话广泛流传:“人生不到张家界,百岁岂能称老翁?”也是够热爱的了。很多热衷于海外旅行的韩国游客,第一站往往选择的就是我国的张家界。在来中国旅游的每4个韩国人中,其中一个就是去张家界。甚至在韩国一些节假日的时候,张家界各大景区接待的韩国游客,甚至人数要超过中国游客。在韩国最大的门户网站“Naver”搜索栏敲上“张家界”三个字,可以找到数不胜数的游记、照片,把父母送到张家界去旅游几乎是每个韩国人尽孝道中的一道必修课;因此来张家界的韩国人有许多都是跟团游的中老年人。至于原因,首先是韩国首尔与张家界是友好城市。2001年1当时的韩国观光公社社长应邀来张家界参加官方活动,当时他对张家界的奇山秀水和淳朴的民俗风情大加赞赏。回到韩国以后,凭借其在旅游行业的影响力,向韩国国民大力推介张家界。很快张家界就在广大韩国人心中有了一定的认知,据说几乎无人不知。现在,张家界每年接待的韩国游客数量超过60万人。在每年的对外游客数量中,韩国游客要占上七成。除了名人效应,张家界景区却是给韩国人过来旅游提供来许多便利,这是其他国家游客享受不到的。比如张家界到韩国是直航,相对便宜。当地许多导游都会用流利的韩语交流,连抬轿子的轿夫、商贩都会简单的韩语;还有公交车上的韩国广告,餐厅里纸巾上印着的韩文,甚至韩元可以直接在景区内使用等等。最为搞笑的原因,是来自一则关于张家界的传说故事。因为他们认为张家界有一个巨洞山,是韩国祖先发祥地。那是大约在十年前,有韩国人发现张家界有山象日月,于是认为找到了自己的祖宗发祥地。后来韩国人的祖先们为了逃难,从张家界顺着长江一路向东出海,最终来到朝鲜半岛繁衍生息。所以他们来到这里便产生很多亲切感和归属感,就像找到了失去已久的心灵家园。亲身来一趟还不够,韩国还把张家界的壮丽风景做进了他们的网游中,把张家界风景搬进韩国游戏里面。

3,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地中国中国最大的海外旅游客源国百度知
1.我国旅游第一大海外客源国我喜欢中国的历史文化,喜欢文化饮食的吸引力,喜欢改革开放社会巨大变化的吸引力。2.我国十大旅游客源国古代文明,宇泰陵墓,小说《西游记》的影响。3.我国旅游业的海外客源没错,根据最新消息,日本确实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客源国,韩国紧随其后。当然除了地理位置的接近,最重要的是旅游性价比高!因为日本美国对中国的访问是15天免签,再加上中国相对低廉的物价和较高的安全性,相当一部分日本人愿意访问中国。对韩国来说也是,没有免签,但是他们很容易拿到旅游签证。我没有不太关注其他省份,但是在广东很多景点都能看到英语/日语/韩语的外语。它s有点像东京,基本上所有的英语/汉语/韩语外语都有识别。4.中国旅游第一大客源国应该是来源国。去年中国出境游客1.48亿人次,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客源国。中国旅游人数达到55亿,每人每年旅游4次。中国已经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同期出境旅游人数接近1.5亿人次,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客源国。因此,越来越多的新兴旅游目的地国家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国市场。5.中国成为第一大旅游客源国2015年,中国成为世界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中国入境游客2亿人次,国内游客超过26亿人次,出境游客约1亿人次,市场游客约30亿人次,中国居民人均出游两次,旅游总收入约2万亿元。奥运旅游从来都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中国国家旅游局把奥运旅游作为宣传中国的重要机会新时期美国旅游业的发展。用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s奥林匹克作为主题,并以奥运会之前、期间和之后届时,中国将从各方面努力推动中国的快速发展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服务。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并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6.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客源输出国中国日本是中国最大的旅游市场,其次是韩国。除了地理位置近,最重要的是旅游性价比高!因为日本美国对中国的访问是15天免签,再加上中国相对低廉的物价和较高的安全性,相当一部分日本人愿意访问中国。韩国也是如此。:7.世界最大旅游客源国1.中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旅游出口国。2、美国3、日本4、印度:8.我国旅游业第一国际客源国1.优质旅游基础设施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作为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旅游交通的便利性是衡量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基本要求。高质量的绿化系统。园林目的地、景观目的地和绿色目的地。高质量的绿化系统可以提高旅游目的地的观赏价值。国际化目的地标识。它是世界上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和从事活动的基本条件。完善的旅游应急救援体系。合理布局各种救援服务设施,提供可靠保障。2.高品位旅游资源和产品具有世界吸引力的高品位旅游资源是国际旅游目的地的产品基础,是发展旅游经济的中心环节。一站式一流资源形成的交通、住宿、观光、餐饮、娱乐、购物、结算、中介服务等产品,才是国际化的本质。3.便捷的出入境手续面对国际旅游市场,有必要实现港口设施现代化,便利出入境手续。出入境手续应按照国际通行的方式,凭旅游签证和v4.完善旅游信息系统。与旅游科技的完美结合,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新增长点,也是国际旅游目的地。一个或多个旅游咨询中心直接为散客服务。散客在入境国际游客中所占的比例是判断一个目的地国际旅游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发展网络服务。完善旅游信息系统,让个人游更加便捷自由。提供更便捷的公共信息服务。它对游客开放,使他们更容易进入目的地公共信息系统。在保证国家机密不被泄露的前提下,尽可能方便游客查询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新闻信息。5.国际化会议场所能否举办大型国际会议是旅游业发达与否的标志。举办国际旅游会议的数量是旅游目的地国际交流功能的重要指标。6.旅游目的地良好形象形象是建立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关键问题。游客目的地日的选择取决于对目的地的认知水平并受到他们所拥有的旅游信息的影响。7.友好文明的旅游氛围国际旅游目的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国际硬环境和国际软环境。硬环境包括目的地基础设施、目的地生态环境、建筑空间环境和目的地功能结构。软环境是友好文明的旅游社会环境,包括友好的人们、文明的举止、整洁的环境、安全轻松的氛围等。:9.我国大陆旅游业最大的海外客源市场1.东亚及太平洋旅游市场: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包括东北亚、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拥有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独特的河湖景观和生物景观、多样的社会文化经济环境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亚太地区经济的多样性和互补性促进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这一地区已成为最具潜力的旅游客源地。2.南亚旅游市场: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该地区旅游业起步晚,发展慢,大起大落。它是文明的发源地,佛教和印度教,悠久的历史文化,罕见的名胜古迹,独特的风俗习惯,美丽的海滨风光,形成了巨大的发展潜力。3.中东旅游市场:这个地区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这里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文化和自然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便利条件。然而,战争、冲突和恐怖活动影响了它的发展。4.欧洲旅游市场:该地区是现代旅游业的发源地,经济基础雄厚,交通通讯发达,文化多姿多彩,三大独特的文化景观和欧式建筑,吸引了众多游客。5.美国旅游市场:国际游客主要是这一地区的居民。辽阔的土地、漫长的海岸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游客。和生态探索等。以丰富多彩的方式进行着。6.非洲旅游市场:受经济发展制约,该地区旅游业起步晚,基础差,发展慢。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迷人的自然风光和异国情调的野生动物使非洲被称为世界自然资源博览会,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巨大潜力。

4,2020年中国出境游将逾2亿人次吗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出境旅游业继续高速发展,中国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客源国和世界旅游最为活跃、发展速度最快的市场。本文通过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和梳理,对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作了较为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中国出境游市场现状分析 1.出境游市场需求旺盛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呈现出旺盛的需求。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据,2001年,中国公民出境总人数为1212.31万人次,其中,因私出境人数为694.54万人次。2004年,中国公民出境的总人数上升到2885万人次,其中,因私出境的人数为2298万人次,分别比2001年增长了137.98%和230.87%。2001年,因私出境的人数占出境总人数的比重为57.29%,2004年,这一比重上升为79.65%,增长了22.36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的出境旅游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和发展潜力。 出境游的发展势头迅猛近年来,中国的出境旅游市场发展迅速。2001-2004年,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三大市场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0.8%、29.3%和7.3%。其中,2003年受非典的影响,国内旅游市场和入境旅游市场均出现了负增长,只有出境旅游市场仍保持了21.80%的增长率。由此可见,出境旅游市场的增长率远远超过了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成为增长势头最猛的旅游市场。 我国的出境旅游客源主要来自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和东部地区。2004年,来自北京市、广东省、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苏省等5个省市的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旅游人数占当年全国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总人数的72.16%。其中,北京市是我国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地,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旅游人数占全国当年出境旅游总人数的29.93%,其次是广东省,占21.9%。位居第三、四、五位的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苏省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旅游人数分别占11.70%、4.31%和4.25%。 另外,随着我国西部地区开发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刺激了当地居民出境旅游的动机,从而导致我国西部地区的出境旅游客源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2 .亚太地区为主要的旅游目的地 按出境的首站目的地统计,2005年上半年我国公民赴亚洲旅行的人数为1310.4万人次,赴美洲旅行的人数为36.27万人次,赴欧洲旅行的人数为82.04万人次,赴大洋洲旅行的人次为21.55万人次。从接待的人数上看,亚洲显然是我国公民出境旅行的主要目的地,占全部出境人数的90.4%。 另外,在我国公民出境旅行的前10个目的地国家和地区中,有8个是亚洲的国家和地区。这些情况均反映出我国公民出境旅行主要以周边国家和地区为主。 从增长率的角度分析,距离我国较远的大洋洲和美洲成为我国公民出访人数增长最快的地区,而欧洲和亚洲的增长速度较低。一方面,作为我国公民出境旅行的主要目的地,亚洲接待我国出境旅游者的基数巨大,导致其增长率相对较低。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和余暇时间的延长,更多的旅游者能够进行远程的洲际旅行,从而使美洲、大洋洲等距离我国较远的地区成为更多旅游者出游的首选目的地。 购物消费是境外的主要消费项目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前往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澳大利亚等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的主要旅游目的地国家进行了消费项目的抽样统计和分析。本次抽样统计的样本数为128人。从中发现,我国的出境旅游者在境外的人均消费为8879元人民币(不包括飞机票、酒店和参加旅游团所包含的其他费用)。其中购物消费占71.2%,娱乐消费占12.9%,参观游览占11.6%,餐饮消费占1.2%,其它消费占3.1%。在支付方式上,使用现金消费的游客占76%,全部使用或部分使用信用卡消费的游客占24%。 通过对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旅游者的境外自主消费中,购物是最重要的消费项目。这种现象既显示出我国出境旅游者的强大购买力,也反映出当地导游人员对我国出境旅游者的自主消费具有较大的诱导作用。 另外,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出境旅游者往往需要购买礼品或纪念品以馈赠其家庭成员或亲朋好友,亦是其购物消费较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3.团体旅游为主要出游方式 我们在对前往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和澳大利亚的128位旅游者进行的问卷抽样调查中发现,在出境旅游者中,选择团体旅游方式出游的人占59.4%,选择自助游方式的人占26.6%。这表明目前大多数旅游者在出境旅游时选择团体旅游的方式,即参加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到境外进行旅游活动。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旅行社主要经营团体出境旅游产品,而自助游产品相对较少。另外,我国的多数出境旅游者对境外情况不熟悉,旅行经验少、外语水平低等也是导致我国出境旅游以团体旅游为主要出游方式的重要因素。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以及人们旅行经验的丰富和外语水平的提高,将会有更多的旅游者通过互联网选择境外旅行社的全套旅游服务或直接预订境外单项旅游服务。 出境旅行社业的业态分析 1.出国组团社的数量有较大增长 近年来,我国的出国组团社数量有较大的增长。2002年,全国共有528家出国组团社。2005年,国家旅游局再次对出国游组团社进行了调整,取消了5家组团社资格,并批准新增143家,出国组团社的总数达到672家,比调整前增长了25.84%。 截至2005年8月,出国组团社已占全国国际旅行社总数的43.75%,占全国旅行社总数的4.37%。出国组团社数量的较大增长,既反映了我国出境旅游市场对更多从事出国旅游业务的旅行社的迫切需求,也说明了我国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队伍在不断壮大。 2.批发零售体系正在形成 我国的旅行社行业采取水平式分工体系,按照业务范围划分为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而没有像欧美国家的旅行社那样,采用垂直式分工体系,将旅行社划分为旅游批发商和旅游零售商。然而,由于各地的旅行社业发展水平和旅游市场的发育程度不一,导致我国许多地方存在着旅行社经营地域的局限性和客源分散性之间的矛盾。由于单体旅行社独立完成销售、组团、操作全部业务程序的运营成本很高,而我国出境旅游的业务资源(如航线、签证、信息等)主要集中在一些大的口岸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些口岸城市的旅行社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业务资源以及境外畅通的接待服务体系,以有竞争力的出境旅游产品批发价向客源地旅行社进行推广,形成客流数量的规模效应,成为全国性或区域性的批发商。 与此同时,内地许多拥有出境旅游经营权的组团社实际上已成为这些批发商的代理商或零售商。从利润和成本两项指标来评价,对许多出境旅游线路产品,内地旅行社独立操作出境旅游团所获得的实际收益还低于作为代理商所获得的收益。因此,受旅游市场内在经济规律的影响,我国的出境旅行社行业已经自发地形成了批发零售营销体系,出现了一批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专业批发商。但是,这种批发零售体系仍处在初级阶段,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3.市场营销方式趋向差异化 我国的旅行社在进行出境旅游的市场营销时,一直沿用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传统营销方式,即由单体旅行社独立开展和完成全部的市场营销任务。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和高素质的作业人员,导致旅行社的营销效果差强人意,规模化运用的程度较低。随着我国出境市场的扩大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行社开始重新审视出境旅游的市场营销方法问题。 近来,我国的一些出国组团社开始尝试在线营销与传统营销相结合,根据我出境旅游市场中存在着因私出境旅游市场和公务出境旅行市场的现实,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直接营销、企业对企业(B-to-B)在线营销、人脉关系营销等营销方式,使出境旅游的市场营销方式朝着差异化方向转变。 目前,在因私出境旅游市场上,大型旅行社多采取直营为主,充分利用企业品牌的营销策略,专业批发上则利用产品的品牌,通过拥有地方性企业品牌和人脉关系的代理商进行营销。在公务旅行市场上,旅行社主要采取人脉关系营销方法。 出境游市场的发展趋势 1.出游人数继续增长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出境旅游人数将继续增长。通过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出境旅游人数增长相关关系的分析预测,在今后5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将保持10-15%的年增长率。2005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将突破3200万人次,2010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将突破5600万人次。据世界旅游组织(WTO)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出境旅游将超过1亿人次,成为世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2.周边国家(地区)为主要目的地 自从中国公民出境游市场以来,中近程的出境游产品一直是我国出国组团社经营的主要产品。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内,我国旅游者受支付能力、余暇时间、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仍将选择中近程的周边国家和地区作为出游的主要目的地。 3.远程目的地最受欢迎 近年来,前往美洲、大洋洲等远程目的地国家的中国旅游者的增长率高于中近程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另外,前往欧洲的旅游者人数占全部远程旅游者人数的59%。这些情况说明,远程目的地已经越来越受到我国出境旅游者的青睐。 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出境旅游者的支付能力的提高,人们余暇时间的延长和对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国家了解的加深,远程目的地将会成为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4.分销渠道竞争将逐步代替产品竞争 出国组团社之间的竞争将从目前的产品竞争逐步向分销渠道竞争过渡。由于多数出境旅游者尚不成熟,对旅行社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在未来的一个时期内,旅行社仍将是出境旅游的主要运营渠道。但是,随着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日渐成熟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企业对企业(B-to-B)、企业对顾客(B-to-C)、在线营销等新的出境旅游产品的分销渠道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并将逐步形成对传统的以旅行社为主的出境旅游产品分销渠道的威胁和挑战,并将对中国出境旅游的分销渠道形式产生深远影响。
文章TAG:
韩国到中国旅游人数多少 韩国人旅游去中国的多还是去日本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