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跟美国旅游的关系如何,美国的旅游收入凭什么是中国两倍
来源:整理 编辑:国内旅游 2025-04-01 10:20:52
本文目录一览
1,美国的旅游收入凭什么是中国两倍
薪金高,交通发达,生活消费观念不一样等都是美国旅游收入大于中国的原因。
2,美国对中国是否开通自由行
对中国开通了自由行。美国已经开放中国公民持有效签证前往美国旅游,并支持中国公民参与美国的旅游业,而中国公民前往美国旅游需要提供包括签证、机票预订、酒店预订等在内的相关材料,并需满足美国入境的相关要求,可以说美国对中国开放了自由行,并为中国游客提供了合法、安全、便利的旅游环境。自由行是指旅游者按照个人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目的地、线路、交通、住宿等旅游服务,不依赖于旅行社组织和管理的旅游形式。

3,去美国旅游和中国旅游相比有什么优势
从豆芽旅游网去美国旅游可以换个环境旅游,更容易去感受世界的不同
4,请问现在中国和美国的关系如何
中国方面:希望靠近美国,但担心美国干涉民权领域;经济上中国需要美国的市场,并担心美国的军事影响。 美国方面:希望中国成为盟友,在亚洲牵制俄罗斯,但对于中国的体制心存疑虑,梦想改变中国,可真要实际改变后又会担心自己的领导地位受挑战。短期内中国不会挑战美国的权威,美国也不会视中国为高于俄罗斯的威胁。以上说的都是短期关系和政府行为,国际关系就是眼前的关系,长远点看除了实现共产主义,国际主义;都是利益关系。都是尽量保持自己的实力,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当然不希望别人强大。Easier said than done.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5,中美关系对两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只关心旅游业么?还是后代的问题!中米两国关系不仅对两国之间的交往有灰常大的关系,而且,米国小弟众多,顺势带动亚太地区旅游业发展。搜一下:中美关系对两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6,处境旅游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同中国旅游的关系900字左右
最近国家旅游局的统计资料,2006年美国旅华游客达到了171万,比2005年的 156万增加15万,增长9.6%,继续位于韩国、日本、俄罗斯之后,名列中国入境游客超过100万人次的第四大客源国。美国也继续成为中国第一大远程客源国,这一业绩很值得中国旅游业界高兴与自豪。 然而,与美国每年6800万出境游客相比,171万美国旅华游客,只占2.5%,实在很有限。到中国的2221万外国游客中,美国旅华游客也只占7.7%。与中国有5000年历史,960万平方公里,1万个旅游景点资源,600万旅游从业人员相比,这一业绩显然并不能令人满意。 笔者认为,为了推动中国旅游业,如果在对美国旅客的“签证”方式上能再开放一些,就不难将到日本、韩国、香港、台湾、新加坡的美国游客吸引过来,开发美国游客“顺道”、“过境”游中国,美国旅华游客的数量就可以再增加20%以上。具体讲,就是针对美国“过境游客”,实施“落地莶证”。 一,“过境落地莶证”可以吸引美国到亚洲的游客 近几年美国到亚洲的旅客,每年增加100万,现在接近700万。中国的近邻日本,每年吸引美国游客180万,不大的韩国与台湾,每年吸引美国游客70万,弹丸之地的香港每年吸引美国游客超过100万。美国游客到亚洲的路线,有的是从北面的日、韩进入,经南面的新、马、泰、港、台返美。有的是从南面的新、马、泰、港、台进入,经北面的日、韩返美。在这南、北之间的中国大陆,有着吸引美国游客作“顺道游”、“过境游”的最大商机与最好条件。 如果能将美国到日、韩、港、台、新、马、泰旅游的450万游客中的10%吸引到中国大陆作“顺道游”、“过境游”,就有45万,这是2006年美国旅华游客比2005年增加数的3倍! 对己经计划到亚洲来的美国游客,争取他们“顺道”、“过境”游中国,远比让他们下决心一次用十几天时间游中国要容易得多。对美国过境游客,实行“落地莶证”,在入境的莶证方式上提供方便,必然能增加美国旅客游中国的比重。其作用是各种旅游推介会与广告难以比拟的,政策的作用之大也由此可见。 二,“过境落地莶证”对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广交会尤其有利 美国到亚洲的游客,不论是从南到北,还是从北到南,若从中国“过境”,首选的“过境点”必然是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口岸。“落地签证”得益最大的也是这三大城市。除了美国游客可以快速增加,对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广交会尤其有利。 美国会有不少人参加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与广交会,但他们并不会因此在中国停留10天、半个月,他们往往是将中国作为亚洲之行的重要一站,而非全部。对首次到亚洲的美国游客,进入中国是否必须专门办理莶证,是影响他们行程计划的重要心理因素,一旦可以“落地签”,就能大大推动他们进入中国的决心。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广交会,不会不希望争取美国这些高端旅客,即使对美国过境游客“落地签证”有些相关问题要解决,而权衡利弊,必然是利大于弊,一些问题解决也是会有办法的。 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作“深度游”大约需要三天,在长三角、京津渤海湾、珠三角旅游就要5天左右。因此,北京、上海、广州也要准备一些旅游时间为1-3天,3-5天的“入门游”的产品以供选择。对不同的季节,旅游点与内容又要有所不同。当美国游客第一次游中国,深表“惊讶”与“意犹未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就会计划“下次一定要多安排时间,到中国好好玩一玩”。 三,“过境落地莶证”最适合美国游客的特点与习惯 “过境落地莶证”非常适合美国游客的特点与习惯。因为美国游客到亚洲地区作远程旅游,第一次往往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先走马观花的多到几个国家与地区看一看,如日本、韩国、香港、泰国,而这些地方对美国游客都是免莶的,如果中国对他们可以“过境落地莶证”,他们就随时可以决定“顺道游”中国。如果要专门为几天的旅程办理莶证,费事费时,他们就会放弃“顺道游”中国的考虑。 大多数美国人并不了解中国,美国人中到过中国的比例并不高,现在凡是到过中国的美国人,都对中国有正面看法,改变了过去受美国媒体负面报导的影响,因此.中国也要对美国大众创造“多到中国看看”的方便。 对美国游客,要他们第一次到中国就安排十几天的行程难度较大,只有当他们在作一次短暂的考察之旅,有较好的体验以后才会下决心。所以若能当他们到亚洲旅游时,“过境”中国作一次短短几天的旅游是最适合的。因此,不需要为这短短几天旅游,提前办理“莶证”更是促成是否决定“过境游”的重要条件。
7,美国成为中国旅游目的国的思考
对于你的政治疑问不做回答,回答你的问题
1.需要保证金,不会降低.有可能反而会更高
2.有钱固然重要,但也不是如你所说美国不欢迎普通百姓去旅游. 只要你有资金就都可以去啊,可能你是认为旅游定价过高.但是定价得考虑多方面因素的.首先每人的签证费用为1000元RMB左右 往返机票1万多(折扣舱) 食宿 在美国境内的保险 美国境内的交通费用 景点费用等等! 我看了一下大多的报价为 2万多元 15天的行程 我个人认为很划算,并不贵!
8,美国跟中国的关系怎么样
中国与美国的关系是复杂的、是大国之间基于竞争和共存而不得不发展的关系。因为是大国,所以任何一方都不可能也无法去忽视对方的存在,也不可能不去考虑对方的存在对自己的影响。对于大国来说,国家利益是衡量外交政策得与失的最后标准。国家利益有现实的也有潜在的。对于中国与美国都是雄心勃勃的,力图领导世界潮流的国家。因而在两 国的关系上必然是一种基于竞争而共存的一种关系,在涉及到自己 核心利益的时候,两 个国家都会毫不犹豫的动用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以进行维护。在这一点上两个国家并没有什么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所处的位置不一样。美国是一个发达国家的领袖,是国际社会中既得利益国家的代表。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是国际社会弱势群体的代言者之一,其本身也在为争取自己在国际社会中更有利的地位而努力。看待现实中的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是无法割裂历史的,作为建立了外交关系,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已经三十年的两个国家,在历史上除了两 次没有宣战而打起来的战争以外,基本上共存和共利的。而这是两次美国没有取得完全胜利,甚至有一场是自己认为失败的战争。中国与美国的第一次合作是二战时以正式联盟的形式对付日本帝国的扩张。很显然,这一次合作的结果是以日本的完全失败和中美等多国的胜利结束。这次合作给美国留下的财富,就是一个强大的中国是符合美国利益的,是能够在必要时给予美国以切实帮助的,因为中国是一个传统上对外持温和态度的国家。第二次合作,是以非正式联盟对付当时苏联的扩张威胁,最终是使穷兵黩武的前苏联走上了解体的道路,其主要的继承国俄罗斯至今天仍然没有恢复昔日的荣耀。这一次合作,美国和中国都收到了现实的利益,中国赢得了和平发展的环境,美国赢得世界的领导权。因此,对美国而言,一个强大的中国是符合自己的利益的,问题是中国的强大到什么程度,最符合美国的利益,是超越美国吗?美国与中国外交所担心的,所考虑也就是这一点。既然中国的崛起已经不可避免,那么如何引导,使其最符合美国的利益显然是对中国外交的轴心。既不要孤立和放弃中国,又要中国服从美国的领导;既要中国的经济开放而从中国获得利益,又要防止中国的崛起而挑战美国,这想必就是美国对华外交策略的重心吧。实际上,对奥巴马政府来说,旧式的“围堵战略”不太现实,而克林顿的“接触战略”又太理想。结果就是所谓的“第三条道路”(third way)的出台。这种理论的大致内容是:在努力推动中国和世界经济体系的整合的同时不放弃使用政治甚至军事的方法来遏制中国,避免中国对美国构成任何形式的威胁。结盟正在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重要手段。结盟至少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巩固原有的联盟,二是指建立新的同盟。结盟对美国的意义重大。第一,当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不再仅仅是美国的御用工具时,美国就要考量另外的手段来扩张其影响。自卷入世界事务以来,美国一直起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许多国际组织是在美国直接的参与和领导下产生的。同时这些国际组织也一直是美国用来扩张其影响力的重要工具。但是,这种情况也在发生变化。渐渐地,这些国际组织内部的“异见”声音越来越多,用这些组织来达到自己的目标并不象以往那样得心应手了。尽管美国还不会放弃利用这些国际组织来扩展本身的影响力,但是在一些很关键的问题上,美国很显然地向同盟政策倾斜,即通过和美国的盟友合作而非联合国来达到其目标。第二,结盟是美国让其盟国分担新冷战所需要费用的重要手段。对联盟盟主的美国来说,能否维持这种联盟,不仅取决于其是否有能力不断提供费用来支持公共物品,而且在于其是否有能力让其成员国来分担维持公共物品所需要的费用。第三,结盟可以起到直接围堵中国的目标。美国的做法是想和中国周边所有的重要国家结盟(至少是改善关系),并且考虑把军事重点从世界的其它地区特别是欧洲转移到亚太地区。这种新同盟一旦形成,中国势必成为美国的掌上之物。在冷战结束后,美国已经确定了影响亚太地区安全的四个主要热点,即台湾海峡、朝鲜半岛、南中国海和南亚。台湾海峡和南中国海是直接的中国问题,而其他两个热点也直接和中国有关。要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保证该地区的和平和稳定,就要解决中国问题,这是美国各方面的共识。 美国和台湾的关系。鉴于中国的重要性,美国不会一边倒向台湾。美国的最好政策是保持台湾海峡的现状。只要台湾保持现在这样的事实上的独立,美国就达到了制衡中国的目标。联合中国周边其他国家,如外蒙古和印度等来制约中国。实际上,系对这两个国家的关,美国在近年来已经花费了不少的精力。透过这些,我想把中美关系归结于争吵中的合作关系也不为过吧。
9,美国旅游和中国旅游的比较
美国芝加哥(美国第二大城市):高楼很多,车流很急,交通条件方便,但是公共交通很差,地铁全是很古老的。社会治安不好,有很多黑人会找你要饭吃或者要钱。看点:1,芝加哥学派的建筑艺术;2,白金汉喷泉;3,众多的博物馆和艺术中心;4,密歇根湖湖景。中国广州(中国第三大城市):高楼很多,车流很急,交通条件方便,而且公共交通便捷,地铁总共四条,最新的两条2006年开通(只是比较挤)。社会治安不好,会出现当街抢钱包等现象。看点:1,中山大礼堂;2,五羊城雕塑;3,白云山;4,珠江江景。总体比较两国:美国旅游必备车,没有车就像没有腿。可以通过网络定好宾馆,问路一般都会得到很热情的解答。中国旅游必备朋友,没有朋友就像没有腿。宾馆最好是通过朋友找,由朋友带你到处去参观,这样才可以事半功倍。
10,中美贸易战与我国旅游有什么关系
美国对中国的物资贸易进行打压的话,势必会减少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额度,如果中国人去美国的游客数也在随之减少的话,那么美国对中国的以旅游为核心的服务贸易顺差也在缩小。这样就行成了彼增彼消的局面了。换言之,美国减少了物资贸易的逆差却带来了服务业的逆差的减少。那么,最终还是在吃亏。这样一来,吃亏的不仅仅是中国,美国一样吃亏。只谈谈对普通人的影响,部分来自《七点说》那就是随着中国高科技产品发展迅速,技术平提高,已经直接威胁到了美国自身,两国的关系正在变成直接竞争关系。与此同时,两个大国,都面临着全球贸易主导权的争夺。出口企业首当其冲,会对国内这部分人员的就业有点影响。中国经济所能受到的影响可能是全方位的。高新技术产业在一段时间内会受打压可以关注 七点说 上面也有很多详细的分析
文章TAG:
中国 美国 美国旅游 旅游 中国跟美国旅游的关系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