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十二五 旅游规划的“十二五”期间 我国 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我国 旅游行业发展主要面临五个问题:一是发展方式粗放。主要表现在开发建设水平落后,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融合较弱。二是产品供给不足。主要表现为:旅游产品总量不足,旅游供给与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的旅游消费需求还不相适应。第三,产业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产品结构失衡,品类单一,休闲度假产品数量少,发展水平低,产业要素结构失衡,食、住、行、娱等要素产业链不完善,市场结构失衡,进入比例国内退出比例旅游市场有待进一步优化。

8、中国 旅游业发展现状

2013中国旅游行业现状分析研究中心网讯:概要: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的意见》将旅游工业定位为旅游工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在“十一五”时期打下的基础上,未来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大众消费能力将加快提升,各种危机的影响将得到缓解,工业地位将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发展环境将不断优化,功能进一步释放,进入战略发展机遇期。

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10年,中国GDP达到39.8万亿元,按平均汇率计算达到58791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109元,与2005年的10493元相比,增长了82.1%。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7%,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36.7%下降到2010年的35.7%,下降1.0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3255元增加到2010年的591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8.9%。

{10}

9、 我国 旅游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最强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工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和经济作用逐步加强,旅游工业对城市经济、社会就业、文化和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旅游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2008年,我国 旅游行业连续受到金融危机和各种突发事件的冲击,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我国 旅游行业整体保持了平稳发展。

2009年前三季度-2 旅游行业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流感的巨大冲击,旅游经济运行中有利因素明显增多,总体增长势头良好。三大市场维持两涨一跌的格局,国内市场方面,2009年第一季度国内 旅游人数为14.5亿人次,同比增长11%,国内 /。入境市场方面,2009年前三季度,入境人数旅游9400万人次同比下降3%,入境外汇收入旅游同比下降7%。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人次  旅游  我国  国内  2015我国国内旅游人次  
下一篇